王晓田教授 – 用好奇心贯穿始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十周年系列人物访谈
王晓田教授 – 用好奇心贯穿始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十周年系列人物访谈
本文转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SJ80_9ioGFyajcG4k5lgVg)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值此欢庆之际,学院特别推出十周年系列人物访谈。在十年的时光中,学院有哪些变化与发展?在下一个十年,学院有哪些目标与规划?让我们跟随教授们的脚步,一起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本期访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王晓田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思考与感悟。
从无到有,日臻完善
Q: 您为什么选择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 A: 我在2018年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时,我受邀来组建心理学专业,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这个学校的独特定位吸引了我,主要体现在具有全球视野,实行全英教学,关注通识教育,和强调文化修养。我认为,在国内的高校中,能够全面实现这四点的学校并不多,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做得尤为出色。
在中国的研究型大学中,我们学校独树一帜,前景广阔。基于对这种办学理念的认同,我决定加入人文社科学院,初衷是创建一个以中国为基础、具备国际视野的心理学项目。自那以来,作为首任学科主任,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努力,成功建立了本硕博一体化的应用心理学学科体系。
Q: 在您任教期间,您认为学院在过去十年有哪些显著的发展与变化?您认为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哪些方面有突出特色和优势?
A: 在过去十年中,学院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显著变化,这是最为重要的里程碑。我认为,一所优秀的大学应该培养学生三种关键能力:科学方法、批判性思维和独立人格。大学的意义在于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充实自己、找到自我。我们培养的不是仅仅是“知道分子”,而是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变得容易,但真正的学问在于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我认为我们的本科生非常优秀,整体素质较高。我们人文社科学院为全校提供英文教学和通识教育,这两点在我们的大学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们应用心理学的课程以全人发展为框架,涵盖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职业发展等领域,强调文化传承与文理融合。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要完成必修课,还需参与实验论文、实验室活动及社区项目或是到中小学进行实习。过去五年中,我们建立了约九个实验室,包括儿童行为观测实验室、认知与行为研究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近红外光谱成像实验室、经颅磁刺激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为不同的研究组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机会。这些发展使得我们的学科建设更加扎实,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实践平台。
Q: 入职以来,学院有哪些事让您印象深刻?
A: 学院一直在不断发展,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作为教师,能够和年轻的学生们一起工作,实在是一种幸运。他们的活力和思维冲击着我,让我不断自我学习,同时与学生建立互教互学的关系。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向先贤学习,向大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我们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帮助学生成长,成为他们的导师和朋友,最终形成合作关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曾教过的学生们,他们的优秀和谦虚让我倍感欣慰。例如,一位学生在赴美留学深造前给我发了邮件,感谢我对她的指导,却只字未提自己被哈佛大学录取。还有另一位学生在英国留学时,提到我们学校的民主氛围对他的成长非常有帮助。这些小细节都让我深刻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保持好奇,专注热爱
Q: 过去九年,您的教学理念是否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加而发生了变化?
A: 在过去的九年里,我在教学和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感悟。我的教学理念遵循孔子所说的 “有教无类”,这句话在教育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教育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歧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的理念则更为简单明了,那就是“用好奇心贯穿始终”。好奇心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战胜功利心,进而减轻焦虑和内卷的压力。在好奇心的引导下,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成为领域内的专家。根据“一万小时定律”,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你就能成为专家。但成为专家之后,我们还需要继续在好奇心的引领下前行,扩展我们的视野与合作能力。
Q: 您在跨学科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您认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对研究创新有何重要性?
A: 我个人其实是从医学转向心理学的,这就是源于我的好奇心。通过探索多学科的知识,我发现了自己对心理学的热爱。这种跨学科的兴趣并不是出于刻意,而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不同学科的定义往往是外部的,而我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不应该受这些限制。例如,一个从事AI研究的人,意识到心理学在应用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将心理学融入工作。同样,文科背景的人也可以通过结合心理学与人类学或社会学,创造出新的研究视角。跨学科的融合虽然可能不会立即产生显著的收益,但在潜移默化中却能带来深远的好处。我的医学背景使我在生物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中能够快速跟上进展,这种融合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问题。然而,成年后我们常常陷入“成人陷阱”,即将最初的热情和目标置换为单纯的经济收益,工作的目标被工作的报酬置换了。这种转变可能导致我们对工作的兴趣减退。成功的企业是通过对产品本身的热爱和追求卓越,最终实现盈利。因此,不是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而是因为保持好奇心,专注打磨自己的领域和自己热爱的事情本身,引导我们在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不断探索与成长,实现跨学科的进阶。
Q: 您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有何建议?
A: 对于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生,我的建议是首先像我前面所说,要带着好奇心,跟随内心的感受。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至关重要。历史告诉我们,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因此,大家不必过于焦虑自己能否改变世界,而是在平凡中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为适当的时机做好准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降低功利心,通过持续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应专注于一到两个领域,深耕细作,长期投入能使人变成专家。此外,耐得住寂寞是关键。学生需要对研究保持兴趣,享受其中的乐趣,而不是因为外界诱惑而分心。如今,AI和虚拟现实等科技带来了许多吸引力,但沉溺于虚拟世界会削弱我们的专注力和动机,甚至影响到社交动机。因此,培养自我克制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应学会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在适当的时候放松自己,但一定要避免放纵,学会放松而不放纵。总之,保持好奇、平常心和自我约束,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Q: 您如何看待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对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影响?
A: 新兴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正迅速改变我们的世界。这些技术的发展都以人为核心,理解人类是实现这些技术有效应用的前提。AI的特点是“知彼不知己”,缺乏自我意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探索如何与这种新兴的智能体进行有效有益的互动。AI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不确定性。在这个消费者时代,社会鼓励创新,但也增加了对未来的焦虑。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传统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导致人们的焦虑水平上升。这种不确定性反过来使心理学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学科,帮助人们应对焦虑和变化。
此外,心理学的应用要以对人类行为的深入理解为基础。无论是金融学中的实验经济学,还是行为大数据分析,心理学与这些快速发展的领域的结合至关重要。我们正处于一个需要“左右脑”合作的时代,而AI被视为第三种思维工具。这个“第三脑”在信息处理和反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如何筛选和处理信息垃圾。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的价值将愈发突出。如果人类能够驾驭这些技术,而不被其所困,我们将见证心理学在未来的时代重要性的提升和进一步的中心化。
Q:在AI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挑战?
A: 我们的成长是分阶段的,有人说人生的发展和成就可以分为七个层次:奴、徒、工、匠、师、家、圣。最初,我们可能处于“奴”的阶段,接受他人的指令,逐渐过渡到“徒”阶段,开始将零散的信息整合为知识。而当我们成为“工匠”时,就需要更加深入地掌握技能。到此AI能帮助我们,之后到“师”、“家”、“圣”的几个层次,AI帮助不了我们。正如徐扬生校长所说,信息社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而机器也在变得越来越像人,我们要利用AI来弥补人类的短板,而不能因为AI的出现而让自己变得愚钝。我们需要保持思维的活跃与独立,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悦纳自我,静心前行
Q: 您认为心理学学生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在现代就业市场中创造更大价值?您对人文社科学院的学生有何寄语或期望?
A: 对于心理学的学生来说,选择职业时首先要明白,虽然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重要,但现实中可能无法做到每一件事情都符合自己的兴趣。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从一份工作开始,逐步发展出自己的事业。因此,静下心来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找工作时,不必过于关注赚钱的多少。虽然收入重要,但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更为关键。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你自信、健康时,别人会更愿意与你交流,这样也可能得到贵人相助。情商在职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情商高的人通常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更多的机会。智商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了解自己、真诚待人才是更重要的。
此外,心理学还教会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思考,减少不必要的情绪波动。在做重大决策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冲动而做出错误选择。
最后,个人成长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聪明是与生俱来的,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智慧则是通过思考和领悟获得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希望大家能够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好奇心,拥有独立人格。
港中大(深圳)是一所优秀的学校,深圳的环境优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这样的校园里,我希望大家能够过得快乐,成为有理想的快乐的普通人。当前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和创新机遇,大家一定会面临许多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希望你们能够通过学习实现认知升级,勇敢把握每一个机会,实现自我价值。